三征噶尔丹
清初,居住在我国西北方的蒙古族分为三大部,即漠南蒙古、漠北喀尔咯蒙古、漠西厄鲁特蒙古。漠南蒙古于清入关前,即已归服于清朝。漠北喀尔喀蒙古下分札萨克图、土谢图、车臣三部。漠西厄鲁特蒙古部,明朝初期称瓦剌,明末清初时称为厄鲁特,居住在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一带。厄鲁特蒙古又分为四大部:游牧于巴尔喀什湖以东、天山以北、伊犁河流域的称准噶尔部;游牧于乌鲁木齐附近地区的称和硕特部;游牧于额尔齐斯河沿岸的为杜尔伯特部;游牧于塔尔巴哈台附近地区的称土尔扈特部。明末崇祯初年,土尔扈特部因受准噶尔部的排挤和袭扰,其部5万余帐离开塔尔巴哈台原牧区,向西远徙到额济勒河(今伏尔加河)流域游牧。之后,和硕特部也因为与准噶尔部发生冲突,离开乌鲁木齐地区原牧地,向东南移牧青海一带。而杜尔伯特部尽管也受到准噶尔部的控制,但因其与准噶尔部是同族关系,所以仍然共牧于阿尔泰地区。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