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中国通史-第10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上册)
第五节 安定西南辖治蒙区
白寿彝
下载:中国通史-第10卷-中古时代-清时期(上册).txt
本书全文检索:
       西藏直隶朝廷
       清入关以前,于崇德四年(1639)曾派专使入藏联系。崇德七年(1642),西藏各教派首领派遣伊拉古克三等专使到盛京朝贡。同年,和硕特蒙古顾实汗杀藏巴汗,尊五世达赖喇嘛罗桑嘉错为宗教领袖,控制了西藏地方的权力,后又于顺治二年(1645),赠四世班禅罗桑却吉坚赞以“班禅博克多”的尊号,以分割五世达赖喇嘛的权力,巩固其在西藏的统治地位。
       清入关定都北京以后,清廷进一步加强与西藏的联系。顺治八年(1653),顺治皇帝派恰噶喇嘛、嘉饶喇嘛入藏,问候达赖和班禅,并邀请五世达赖喇嘛到北京会晤。顺治九年(1654),顺治帝在太和殿设宴为达赖洗尘。翌年,五世达赖喇嘛返藏,顺治帝又在南苑设宴为之饯行,册封五世达赖喇嘛为“西天大善自在佛所领天下释教普遍瓦赤喇恒喇达赖喇嘛”,册封顾实汗为“遵行文义敏慧顾实汗”。明确了五世达赖喇嘛的宗教领袖地位和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题 记
甲编 序 说
第二节 政 书
第三节 档 案
第四节 地方史志
第五节 清人边疆史地书籍
第六节 文 集
第七节 笔 记
第八节 记事本末体史料
第九节 契据文书
第十节 类书和丛书
第十一节 文 物
第二章 研究概述
第二节 1949年以来的清史研究
第三章 本卷编写旨趣
乙编 综述
第二节 明满关系
第二章 清的确立
第二节 无敌军威
第三章 入主中原
第二节 既沿明制又增新章
第四章 康乾盛世
第二节 强化统治机构加强思想控制
第三节 平定“三藩”之乱统一台湾
第四节 平定准部统一回疆
第五节 安定西南辖治蒙区
第六节 经济发展 “大清全盛”
第五章 嘉道渐衰
第二节 罪恶的鸦片贸易和清政府的防范
第六章 白莲教和川楚陕农民起义
第二节 川楚陕农民大起义
第七章 天地会
第一节 天地会的起源
第二节 天地会的群众基础、特点和性质
第三节 天地会的作用
第八章 少数民族
第一节 蒙古族
第二节 藏 族
第三节 彝 族
第四节 回族
第五节 维吾尔族
第六节 鄂温克、达斡尔、鄂伦春族
第九章 台湾的开发
第一节 土地的开发
第二节 经济的发展
第十章 中俄关系
第二节 早期俄使来华
第三节 雅克萨之战
第四节 中俄第一个条约——《尼布楚条约》
第五节 俄商来华与《布连斯奇条约》及《恰克图条约》
第六节 俄国传教士的在华活动
丙编 典 志
第一节 农具和农田水利
第二节 对生产技术原理认识的提高和耕地技术的改进
第三节 作物构成和“一岁数收”技术的发展
第四节 几种特殊的栽培技术
第五节 施肥和病虫害防治经验的进一步丰富
第六节 植树造林和柞蚕放养技术的改进
第七节 农书
第二章 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上)
第二节 农业租佃关系
第三节 农业雇佣劳动
第四节 台湾的土地制度和租佃关系
第五节 土地买卖
第三章 土地制度和阶级关系(下)
第二节 孔府贵族地主
第三节 宗族制度
第四章 手工业技术及有关的工程
第二节 水 利
第三节 纺织
第四节 采矿
第五节 冶金
第六节 机械
第七节 交通运输
第八节 兵 器
第九节 造 纸
第十节 印 刷
第十一节 瓷 器
第十二节 石油天然气
第五章 手工业与资本主义萌芽
第二节 四川井盐业中资本主义的萌芽
第六章 商人、商业、商镇
第二节 天下四大镇
第三节 粤海关
第四节 广东十三行
第五节 物 价
第七章 政权机构及其职能
第二节 议政王大臣会议
第三节 财政管理
第四节 漕 运
第五节 学校与科举
第六节 “滋生人丁”和“摊丁入亩”
第八章 军制和法制
第二节 刑法制度
第九章 礼俗
第二节 木兰秋狝
第十章 官修图书
第二节 清代官修图书的基本概况
第三节 清代官修图书的特点及其影响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