歇浦寒潮日夜浮,浦边幻景逐波流。
琼楼十二巢狐兔,珠履三千走马牛。
愧我优游消岁月,凭谁点缀续阳秋。
手持秃笔无聊甚,旧事新闻一例收。
这一首诗便是《歇浦潮》的缘起。据说春申江畔,自辛亥光复以来,便换了一番气象。表面上似乎进化,暗地里却更腐败。上自官绅学界,下至贩夫走卒,人人蒙着一副假面具,虚伪之习,递演递进。更有一班淫娃荡妇,纨少年,都借着那文明自由的名词,施展他卑鄙龌龊的伎俩,廉耻道丧,风化沉沦。那时有一位过江名士目击这些怪怪奇奇的现象,引起他满腹牢骚,一腔热血,意欲发一个大大愿心,仗着一枝秃笔,唤醒痴迷,挽回末俗。无如天嫉奇才,文人命薄,那年这名士,为着一件痛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