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王官废坠,学散私家,诗主讽诵,流布尤广。春秋之时,诗学之盛,遂亦炳耀千古,其证有二事焉:一者,列国会同赋诗也。孔子曰:“不学诗,无以言。”
邢昺《论语正义》:“以古者会同,皆赋诗见意。若不学,何以为言也?”
又曰:“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
邢昺《论语正义》:“古者使适四方,有会同之事,皆赋诗以见意。”
盖诗之为学,以微言感发,收效至宏。是以卿士大夫,交接邻国,莫不称诗以谕其志。
班固《汉书·艺文志》:“古者诸侯卿大夫交接邻国,以微言相感,当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