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道穷则变,文亦宜然。两京之时,其诗体穷变之会乎?自风雅寝声,骚赋接轨,四字短韵,易为长言。汉人循流,咸尚斯体。乐府既立,杂言复兴。三五六七,一篇间出。
刘勰《文心雕龙·章句》:“寻二言肇于黄世,竹弹之謡是也。三言兴于虞时,元首之诗是也。四言广于夏年,洛汭之歌是也。五言见于周代,行露之章是也。六言七言,杂出诗、骚。而□体之篇,成于两汉。情数运周,隋时代用矣。”(体上脱文,疑是杂字。指两汉乐府多以杂言成篇也。)
按《汉志》,《房中祠乐》十七章:三言者三章,“安其所”、“丰草葽”、“雷震震”是也。三七言者一章,“大海荡荡水所归”是也。其余十三章,皆四言。郊祀歌十九章:三言者七章,《练时日》、《天马》、《华烨烨》、《五神》、《朝陇首》、《象载瑜》、《赤蛟》是也。三五六七言者一章,《天门》是也。四七言者二章,《天地》、《景星》是也。四五六七言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