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财计》三篇主要论述金融和财政问题。明朝末年,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市场上流通的白银急剧减少,出现了银荒。在通货紧缩,而银价上升的情况下,明朝政府征收赋税还是要求使用白银征缴,由此极大增加了民众负担。在白银危机之下,明朝财政收入减少,军饷也不能保证,军事实力下降,导致应对危机能力减弱,最终社会危机加重,逐步走向了灭亡。在这样的背景下,黄宗羲在《财计》三篇中以货币问题为中心,提出了自己的经济主张。
在《财计一》中,黄宗羲开宗明义地提出要废除白银作为货币的功能。他首先论述了历史上的货币使用和流通情况。贝,即海贝,产于海中,是中国最早使用的货币,在夏商周时期较为流行。到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海贝无法满足人们的需求,因此出现了金属制造的货币,当时各国都铸造了货币,如楚国的“蚁鼻钱”、赵国的铲币、齐国的刀币等。秦统一天下后,也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