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在《兵制三》中,承接《兵制二》所论,黄宗羲进一步论述了文臣和武臣的关系。他认为,自唐宋以来,虽然文武分职,但是在处理各种事务时,“犹文武参用”,但明朝出现了变化,使文臣和武将互相牵制,以防叛乱,但这种方法并没有达到统治者预想的效果。因此,黄宗羲认为关键在人,只有把握住武臣,并改革繁复的武臣职官制度,才可能避免叛乱。他认为在太平之时,可以罢免平时所设的武官和级别,“只存行伍”。如有战事,由侍郎或巡抚挂印。而且,他还认为儒生和武臣应提高自我修养,从而使得“文武合为一途”,二者成“不可叛之人”。
由此可知,黄宗羲在军事指挥权上主张文臣武将各自发挥才能,而更善者是文武职官合二为一,如沈希仪、万表、俞大猷、戚继光一类就是其理想之类型。
唐宋以来,文武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