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去世以后,他所创立的儒家学派,内部很快起了分化;他所整理的儒家经籍,也跟着出现了不同传本。到战国中、晚期,以孟轲、荀况为代表,儒家学派事实上已分成两派。探讨从孔子到孟荀的儒家派别及其经籍传授的过程,对于研究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历史,对于研究中国古代学术文化的变迁,都是不可或缺的基础课题之一。我在这里仅作扼要的叙述。
孔子以后的儒家派别
关于孔子以后儒家学派分化的概况,较早的系统记録,只有《韩非子·显学》中的一段:
自孔子之死也,有子张之儒,有子思之儒,有颜氏之儒,有孟氏之儒,有漆雕氏之儒,有仲良氏之儒,有孙氏之儒,有乐正氏之儒。……故孔、墨之后,儒分为八,墨离为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