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炎武(公元一六一三——一六八二年)是明清之际著名学者。他在明朝衰亡、理学盛行之时,扛起了“经学”的大旗,上矫宋、明理学末流,下启清代“汉学”先路,在我国近三百年学术思想史上起过巨大的影响,直到近代的章炳麟,才基本上告一段落。但作为一个学派来说,他们除有其治学方法上的共同点及其前后师承关系外,又每每从前人对经书的阐释中找出符合本阶级利益的思想材料,累积适应当代的各种观点和思想,为自己的阶级服务。从顾炎武到章炳麟,很明显地开创和终结了清代“汉学”;但他们由于时代不同,在学派的继承上,也就有所歧异。过去有些学者,或强调了他们之间的共同点,而忽视了他们之间的不同点;或抽去了具体的阶级内容,而陷于形式主义的比附。本文拟通过清代“汉学”发生、发展、终结的历史过程的钩索,探讨这一学派的“继承”关系。
一
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以孔子为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