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中国史纲要
第三十六章 宋代理学
近代 · 雷海宗
下载:中国史纲要.txt
本书全文检索:
       一 朱陆
       韩愈、李翱所提倡的新儒学,到宋代发扬光大,被称为“道学”或“理学”。这种新儒学名义上为孔孟思想的正传,实际上却导源于释老的玄理。理学大致流为两派:一派是调和的实在论,由朱熹集其大成;一派是绝对的唯心论,由陆九渊集其大成。两派见解根本不同,来往论辩甚多,但“同植纲常,同宗孔孟”(黄宗羲语)。南宋后期,理学的发展出现了朱、陆合流的趋向。南宋灭亡,理学北传,至元代出现一大批理学大儒。
       朱熹为《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作注释,这本书称为《四书章句集注》,简称为《四书集注》,它宣扬从孔、孟到二程的道统,强调天理纲常和名分等级的永恒性。元朝统治者为强化统治,以程朱理学为官学;科举考试以“四书”“五经”为准。《四书章句集注》对帝制时代后期的政治、文化、教育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简介
第一章 地理与史前时代
第二章 殷商政治与文化(公元前1300—前1027年)
第三章 封建制度与封建社会(公元前1027—前771年)
第四章 成周封建帝国之极盛(公元前1027—前771年)
第五章 成周宗教
第六章 封建帝国之崩溃(公元前900—前771年)
第七章 春秋列国之形成(公元前770—前670年)
第八章 霸政时期(公元前685—前612年)
第九章 晋楚争盟(公元前620—前505年)
第十章 春秋时代思想
第十一章 吴越之争(公元前505—前473年)
第十二章 七雄局面之成立(公元前473—前362年)
第十三章 合纵与连横(公元前361—前311年)
第十四章 秦之独强(公元前310—前272年)
第十五章 战国诸子
第十六章 秦并六国(公元前271—前211年)
第十七章 专制一统之初试及其失败(公元前221—前202年)
第十八章 汉代政治(公元前202—公元88年)
第十九章 汉代社会与经济(公元前202—公元88年)
第二十章 汉代武功(公元前202—公元88年)
第二十一章 汉代内政(公元前202—公元88年)
第二十二章 秦汉宗教
第二十三章 秦汉思想
第二十四章 大汉帝国之末运(89—316年)
第二十五章 末世之宗教与人生观
第二十六章 五胡乱华(317—383年)
第二十七章 南北朝(383—589年)
第二十八章 新宗教之酝酿与成熟
第二十九章 隋唐政治与社会(589—755年)
第三十章 大唐二元帝国(618—755年)
第三十一章 隋唐宗教
第三十二章 二元帝国之灭亡(756—960年)
第三十三章 新儒学与复古运动
第三十四章 宋之积弱与变法失败(960—1085年)
第三十五章 宋亡(1086—1279年)
第三十六章 宋代理学
第三十七章 亡国政治——元(1279—1368年)
第三十八章 明之复国与政治文化之停顿(1368—1528年)
第三十九章 元明理学
第四十章 新势力之兴起与明之乱亡(1528—1644年)
第四十一章 清朝盛世(1644—1839年)
第四十二章 明末及清朝之学术思想
第四十三章 传统政治文化之总崩溃(1839—1912年)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