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兵制
宋代的统一只能说是长期大乱后的消极治平时代,对内对外实际上都无办法。宋太祖集中兵权,似可矫正时弊。但他所招的兵太多,分子杂滥,甚至往往以招兵为救荒的方法。
赵匡胤在登上皇帝位后的第二年,免除握有重兵的慕容延钊和韩令坤的殿前都点检的职务,“罢为节度使”。禁军殿前都点检被取消,由皇帝控制禁军。同一年,在一次酒宴中,赵匡胤“劝”大将石守信等人交出兵权,说此后他们可以购置田宅,多置歌儿舞女,“日夕饮酒相欢,以终天年”。大将在利诱胁迫之下,一个个交出了兵权,这就是“杯酒释兵权”。
北宋把禁军分而为三,由“三衙”统领。其将领的名位较低,大权实际上由皇帝掌握。北宋设枢密院,枢密使有调动军队的权力。而实际领兵作战的将领往往是临时委派,没有调动军队的权力,“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