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言
夫读书之法,前贤亦有目次矣。然或博而不要,或要而不醇,何也?书多,而学人、文人其所读者殊也。
客岁戊申,宾受学于吾师二曲先生,始略闻大本所在,未遑言及读书也。己酉十月,师复来游太华,往返两经荒郡,宾肃奉起居,间颇有绪闻,然皆因宾施教,亦未遑言读书也。泊是月十五日辰时,宾率儿襄以侍,蒙师垂慈,慨然呼襄而命之曰:「小子可教也。」顾宾执笔,口授《读书次第》若干款。出辞成经,口占如流。令宾笔,笔不暇,手不得辍,顷刻间,长翰数纸立满。宾录毕,凝神覆省,由《小学》浙人《大学》,自经传徐及文史,步步有正鹄,书书有论断,真入圣之正门,为学之上路也。踏破铁鞍,不遇去来人,何处觅此门,询此路乎!此等书程,自童蒙以至大人,皆不外比。学人据此,固无偏驳支离之弊,文入据此,亦自无风云月露之习矣。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