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日欲没岘山西,倒着接䍦花下迷[2]。襄阳小儿齐拍手,拦街争唱《白铜鞮》[3]。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4]。
【注释】
[1]襄阳歌:旧注或指为乐府《襄阳曲》,非。《乐府诗集》卷八五列于《杂曲歌辞》,其实此乃李白即地怀古之歌吟体作品。襄阳,县名,唐襄州治所,今湖北襄阳市。
[2]“落日”二句:岘山,又名岘首山,在今湖北省襄阳市南。东临汉水,为襄阳南面要塞。倒着接䍦,宋本校:“一作行客辞归。”接䍦,古代的一种白色头巾。䍦,宋本作“篱”,据他本改。《晋书·山简传》:“永嘉三年,出为征南将军,都督荆、湘、交、广四州诸军事,假节镇襄阳。……简每出游嬉,多之池上,置酒辄醉,名之曰高阳池。时有儿童歌曰:‘山公出何许?往至高阳池,日夕倒载归,酩酊无所知,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