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2]。吴宫花草埋幽径[3],晋代衣冠成古丘[4]。三山半落青天外[5],一水中分白鹭洲[6]。总为浮云能蔽日[7],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释】
[1]凤凰台:在今南京城西南来凤街附近。相传南朝宋元嘉年间,有鸟翔集山间,状如孔雀,文采五色,时人谓之凤凰。起台于山,谓之凤凰台,山曰凤台山。《宋书·符瑞志中》:“文帝元嘉十四年三月丙申,大鸟二集秣陵民王顗园中李树上,大如孔雀,头足小高,毛羽鲜明,文采五色,声音谐从,众鸟如山鸡者随之,如行三十步顷,东南飞去。扬州刺史彭城王义康以闻。改鸟所集永昌里曰凤皇里。”按李白另有《金陵凤凰台置酒》诗,当为同时之作,可参读。
[2]“凤凰”二句:凰,宋本作“皇”。据他本改。“皇”为“凰”本字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