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诗界革命"和黄遵宪
从十九世纪六十年代到同世纪末(同、光),中国资本主义开始有了初步的发展。同时民族危机进一步加深。一八九四年(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彻底暴露了清王朝腐朽无能,亡国之祸迫在眉睫。在这个政治经济的新形势下,中国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思潮,逐渐形成了一个相当广泛的政治和文化运动。一八九八年(戊戍)的变法维新,就达到了这一运动的顶点。作为改良运动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就是诗歌改良运动,就是梁启超等所谓"诗界革命"。
"诗界革命"的发生,是改良运动的需要,也是近代进步诗歌潮流进一步的发展。在戊戍变法前一两年,梁启超、夏曾佑、谭嗣同等提出"诗界革命"的口号,并试作"新诗"。"纲伦惨以喀私德,法会盛于巴力门";"三言不识乃鸡鸣,莫共龙蛙争寸土":这就是谭嗣同所自喜的"新学之诗"。喀私德Caste的译音,指印度社会的等级制;巴力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