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大历前后的诗歌呈现一种过渡状况。元结、顾况等人用诗歌反映现实,是杜甫的同调,也是新乐府运动的先驱。刘长卿、韦应物主要以山水诗见称。李益则继承了盛唐边塞诗的传统。他们在艺术上都具有自己的特色。此外,在当时还有影响较大而实际成就较差的"大历十才子"。由于社会的动乱和王朝的衰微,这个时期的诗歌多半都染上了感伤的色彩。
第一节 元结、顾况及其他诗人
元结(719-772),字次山,河南(今洛阳附近)人。早年入长安应试不第,曾经历过一段"耕艺山田""与丐者为友"的生活。天宝十二年登进士第。安史之乱,曾率邻里一起逃难。肃宗乾元二年,由苏源明推荐,召入长安,上《时议》三篇,陈述兵势,遂擢山南东道节度参谋,后拜道州刺史。
元结是一个"尝欲济时难"的诗人。他曾多次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