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西行漫记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
美 · 埃德加·斯诺
下载:西行漫记.txt
本书全文检索:
       (请尽量用批判的眼光阅读理解)
       这一本书出版之后,居然风行各国,与其说是由于这一本著作的风格和形式,倒不如说是由于这一本书的内容吧。从字面上讲起来,这一本书是我写的,这是真的。可是从最实际主义的意义来讲,这些故事却是中国革命青年们所创造,所写下的。这些革命青年们使本书所描写的故事活着。所以这一本书如果是一种正确地记录和解释,那就因为这是他们的书。
       而且从严格的字面上的意义来讲,这一本书的一大部分也不是我写的,而是毛泽东、彭德怀、周恩来、林伯渠、徐海东、徐特立、林彪这些人——他们的斗争生活就是本书描写的对象——所口述的。此外还有毛泽东、彭德怀等人所作的长篇谈话,用春水一般清澈的言辞,解释中国革命的原因和目的。还有几十篇和无名的红色战士、农民、工人、知识分子所作的对话,从这些对话里面,读者可以约略窥知使他们成为不可征服的那种精神,那种力量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中文重译本序
一九三八年中译本作者序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一、一些未获解答的问题
   二、去西安的慢车
   三、汉代青铜(上)
   三、汉代青铜 (下)
   四、通过红色大门(上)
   四、通过红色大门(下)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一、遭白匪追逐
   二、造反者(上)
   二、造反者(下)
   三、贺龙二三事
   四、红军旅伴
第三篇 在保安
   一、苏维埃掌权人物(上)
   一、苏维埃掌权人物(下)
   二、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上)
   二、共产党的基本政策(下)
   四、悬赏二百万元的首级
   五、红军剧社(上)
   五、红军剧社(下)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一、童年(上)
   一、童年(中)
   一、童年(下)
   二、在长沙的日子(上)
   二、在长沙的日子(中)
   二、在长沙的日子(下)
   三、革命的前奏(上)
   三、革命的前奏(下)
   四、国民革命时期
   五、苏维埃运动(上)
   五、苏维埃运动(下)
   六、红军的成长(上)
   六、红军的成长(中)
   六、红军的成长(下)
第五篇 长征
   一、第五次围剿
   二、举国大迁移
   三、大渡河英雄(上)
   三、大渡河英雄(下)
   四、过大草地(上)
   四、过大草地(下)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一、陕西苏区:开创时期
   二、死亡和捐税(上)
   二、死亡和捐税(下)
   三、苏维埃社会(上)
   三、苏维埃社会(中)
   三、苏维埃社会(下)
   四、货币解剖(上)
   四、货币解剖(下)
   五、人生五十始!(上)
   五、人生五十始!(下)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一、同红色农民谈话(上)
   一、同红色农民谈话(下)
   二、苏区工业
   三、“他们唱得太多了”(上)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三、“他们唱得太多了”(下)
   一、“真正的”红军(上)
   一、“真正的”红军(下)
   二、彭德怀印象(上)
   二、彭德怀印象(下)
   三、为什么当红军?
   四、游击战术
   五、红军战士的生活
   六、政治课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一、红色窑工徐海东(上)
   一、红色窑工徐海东(下)
   二、中国的阶级斗争(上)
   二、中国的阶级斗争(下)
   三、四大马(上)
   三、四大马(下)
   四、穆斯林和马克思列宁主义者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一、再谈马
   二、“红小鬼”
   三、实践中的统一战线
   四、关于朱德(上)
   四、关于朱德(下)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一、路上的邂逅
   二、保安的生活
   三、俄国的影响
   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和共产国际
   五、那个外国智囊
   六、别了,红色中国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一、兵变前奏
   一、兵变前奏(下)
   二、总司令被逮(上)
   二、总司令被逮(下)
   三、蒋、张和共产党(上)
   三、蒋、张和共产党(下)
   四、“针锋相对”(上)
   四、“针锋相对”(下)
   五、《友谊地久天长》①?(上)
   五、《友谊地久天长》?(下)
   六、红色的天际(上)
   六、红色的天际(中)
   六、红色的天际(下)
第十三篇 旭日上的暗影
   一、论日本的战略(上)
   一、论日本的战略(下)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