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先秦
|
古典诗词文
|
历史
|
传记
|
现代
|
古典小说
|
术数
|
外国文学
|
哲学
|
經典繁體
|
佛教
|
文章
|
工具
|
遼海叢書
臺灣文獻叢刊
|
道藏繁體
|
大藏经
|
中医
|
四庫全書繁體
經
史
子
集
|
专题:
二十五史
简体
繁体
|
明实录
|
清实录
您的位置 :
首页
>
传记
前一篇
返回目录
后一篇
Email本页
收藏本页
刘知己评传
第六章 国史结构论 简介
下载:
刘知己评传.txt
本书全文检索:
这里所说的国史指纪传体正史。"正史"之名,最初见于《隋书·经籍志》,指的是纪传体史书。《隋志》把《史》、《汉》视为纪传史之祖,"自是世有著述,皆拟班、马,以为正史,作者尤广。"《史记》以人物为中心,分为本纪、表、书、世家、列传五体,开创了纪传体史书体例。班固因《史记》撰《汉书》,改书曰志,取消世家,整齐为纪、表、志、传四体。而纪、传是这种体裁的主体,班书以下,表、志或有缺略,但一定有纪有传,凡属于这种体例的,都叫做纪传体。
刘知几把编年史和纪传史统称为正史,他论史体结构,当然不局限于纪传史,不过主要是纪传史。刘知几关于纪传史的评论,贯穿《史通》全书,占有关乎全局的地位,由之可以窥见其史评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故本章专门分析他对纪传史体例结构的评论。
用户中心
本站图书检索
电子书下载
《二十五史》.chm
《全宋词》.chm
《全唐诗》.chm
本书目录
内容简介
上篇 刘知几的生平 第一章"命世大才"
简介
一、时代需要
二、史学志趣
三、史学同道
第二章 "私撰史通"
一、史馆遭遇
二、商榷史篇
第三章 著述传家
一、修史论经
二、著述传家
三.《通典》是在《政典》的基础上推广而成。
下篇 刘知几的思想 第一章 学术思想渊源
一、学术渊源概观
二、继承司马迁的史学传统
三、发扬王充的战斗风格
四、刘勰史传篇的启迪
第二章 政治伦理思想
简介
一、孔子观
二、对儒家政治伦理观的认识
第三章 历史观和方法论
简介
一、历史观
二、方法论
第四章 《史通》之构思
简介
一、撰《史通》的动机
二、《史通》之"通"
三、《史通》的整体构思
第五章 史流史体论
第六章 国史结构论
简介
一、"抑马扬班"
二、评纪传史源流
三、评纪、传
四、评表、志
第七章 史料论
一、关于史料学的思路
二、史料学理论
三、史料的分类和史料学的应用
第八章 史笔论
简介
一、文史异辙
二、文人不能修史
三、史家文风的基本要求
第九章 史家修养论
第十章 历史影响
附录 刘知几年表
参考书目
大悲咒的灵验不可思议
图书推荐
全宋诗
全宋词
古文观止
全唐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文苑英华
册府元龟
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通典
宋会要辑稿
全唐文
三国志
史记
四库全书总目录
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科研、教学、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CopyRight © 2015 版权所有 文学100 www.wenxue100.com 站长信箱:mywenxue100@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