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第2版
第14章 阳明病(里阳证)类方证   第二节 阳明病治则
现代 · 冯世纶,张长恩
下载:解读张仲景医学:经方六经类方证·第2版.txt
本书全文检索:
       阳明病,因是里实热为主,故治疗以清实热为主,不过阳病里证又有上、中、下病位的不同,同时还有腹证和外证(太阳阳明、少阳阳明、温病、风温)的不同,故治疗亦有所区别。大体在上者用吐法,如瓜蒂散;在中者用和中清热,如白虎加人参汤;在下者用攻下法,如小承气汤、大承气汤。
       又因阳明病多见病重、病危证,故仲景对其论治时多加警示、叮咛。如第204条“伤寒呕多,虽有阳明证,不可攻之”,是说呕吐明显,为柴胡汤证还未罢,虽已传里有阳明证,也不可以承气汤攻里。又如第205条“阳明病,心下硬满者,不可攻之,攻之利遂不止者,死;利止者,愈”,是说心下硬满,即指心下痞硬言,为胃气虚极之候,治宜人参的配剂,故阳明病若心下硬满者,则不可攻下;若误,攻下,致利不止而死,幸而利止者,还可救治使愈。再如第210条“夫实则澹语,虚则郑声。郑声者,重语也。直视、谵语、喘满者死,下利者亦死”,是说正虚病实之恶候,若再见喘满或下利,则已呈虚脱败象,故主死。又如第21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本书简介
目录
内容提要
再版说明
余序
前言
第1章 张仲景是怎样写成的《伤寒杂病论》
   简介
   第一节 承继经方精华 整理方证经验
   第二节 从八纲飞跃为六经
   第三节 于继承中创新
第2章 伤寒与温病浅议
   简介
   第一节 仲景对伤寒、温病定义明确
   第二节 书名涵盖温病
   第三节 书中广论温病
第3章 浅述章太炎对中医的贡献
   简介
   第一节 考证训诂具慧眼
   第二节 研究五行有观点
   第三节 发展中医倡自立
第4章 《伤寒》与《内经》的各自特点
   简介
   第一节 《内经》乾坤大,《伤寒》六经小
   第二节 六经概念不同
   第三节 五行六气取舍不同
   第四节 阴阳概念不同
   第五节 病证概念不同
   第六节 治疗理念不同
   第七节 所载方证不同
第5章 小柴胡汤何罪之有
   简介
   第一节 小柴胡汤曾风靡日本
   第二节 小柴胡汤不良反应引风波
   第三节 “安全性情报”对小柴胡汤评价偏颇
   第四节 药方无错,轻视辨证
   第五节 对小柴胡汤蒙冤的思考
第6章 柴胡桂枝干姜汤方证解
   简介
   第一节 方药组成寒热错杂
   第二节 病位在半表半里
   第三节 病情符厥阴提纲
   第四节 临证验证属厥阴
第7章 《伤寒》六经名实议
   简介
   第一节 六经名溯源
   第二节 《伤寒》、《内经》六经的不同含义
   第三节 《伤寒》六经是独特的理论体系
第8章 《伤寒》腹诊漫谈
   简介
   第一节 腹诊在《伤寒》应用概述
   第二节 常需腹诊判别之证
   第三节 腹诊应用与发展
第9章 六经辨证论治实质
   简介
   第一节 张仲景辨证论治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伤寒》所辨之证
   第三节 《伤寒》所论之治
   附:应如此解读医圣书
第10章 杨绍伊研究经方成绩斐然
   简介
   第一节 六经提纲是仲景所集成
   第二节 证实了仲景加入半表半里理念
第11章 《伤寒论》书名出自谁手
   简介
   第一节 张仲景在世时未有《伤寒论》书名
   第二节 《伤寒论》文题不符
   第三节 《伤寒论》书名始于王叔和
第12章 太阳病(表阳证)类方证
   简介
   第一节 怎样判定太阳病
   第二节 太阳病治则
   第三节 太阳病类方证
   第四节 太阳病方证小结
第13章 少阴病(表阴证)类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少阴病
   第二节 少阴病治则
   第三节 少阴病类方证
   第四节 少阴病方证小结
第14章 阳明病(里阳证)类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阳明病
   第二节 阳明病治则
   第三节 阳明病类方证
   第四节 阳明病方证小结
第15章 太阴病(里阴证)类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太阴病
   第二节 太阴病治则
   第三节 太阴病类方证
   第四节 太阴病方证小结
第16章 少阳病(半表半里阳证)类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少阳病
   第二节 少阳病治则
   第三节 少阳病类方证
   第四节 少阳病方证小结
第17章 厥阴病(半表半里阴证)类方证
   第一节 怎样判定厥阴病
   第二节 厥阴病治则
   第三节 厥阴病类方证
   第四节 厥阴病方证小结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