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废祭议(晋 宋 齐 梁 大唐)
晋武帝咸宁五年十一月,弘训羊太后崩,宗庙废一时之祀,天地明堂去乐,且不上胙。孝武帝太元十一年九月,皇女亡,应烝祠,中书侍郎范甯奏:"按礼丧服传"有死宫中者,三月不举祭",不别长幼之与贵贱也。皇女虽曰婴孩,臣窃以为疑。"於是使三公行事。(贺循祭议云:"礼,在丧者不祭。祭,吉事故也。其义不但施於生人,亦祖祢之情,同其哀戚,故云於死者无服则祭也。今人者有服祭祀如故,吉凶相干,非礼意也。")
宋文帝元嘉七年四月,有司奏:"礼云"有死於宫中者,三月不举祭"。今礿祀既戒,而掖庭有故,下太常详正。领祠部郎谢元议,以为"遵依礼传,使有司行事,於义为安"。"从之。
齐高帝建元四年,武帝在谅闇。尚书令王俭奏曰:"权典既行,丧礼斯夺,事兴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