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80年代,中国的情况已经很明显,创立一个有高度组织性的、平均主义的、艰苦朴素和生产性的城市社会的设想已出现了偏差,其结果是市民们远非像当局希望的那样都能够积极参加和投身到建设之中。50年代成功地开创了一个新的城市形式,但是20年过去之后,人们不得不痛苦地对其错误进行重新评价,并努力寻找使城市摆脱困境的新答案(或恢复旧答案)。
中国在进入80年代之后,城市人口的情绪也不是千篇一律。多少年来世事和政策几经巨变,使人们产生了不同的生活经验,几代人的经历迥然不同,不同经历的人对毛泽东以后时期城市的发展又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我们无法在此对这些差异进行详尽的分析,但是起码可以尝试勾划出其粗略的轮廓。①
对于那些60多岁,特别是那些已经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的人,他们有一种普遍的失落感,即为大家所注目的日子到此结束了。他们中有的人能够过着富裕悠闲的生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