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古典诗词文   
词曲概论
下编 论法式   第六章 论适用入声韵和上去声韵的长调
近代 · 龙榆生
下载:词曲概论.txt
本书全文检索:
       长调的格局,必须有开阖动宕,才能和作者起伏变化的情感相应。所以运用“奇偶相生”的基本法则,是写长调歌词者所必须的。选韵也是重要条件之一。所有适宜选用平韵和平、仄互协的长调,大致都举例分析过了。尽管各式各样的调子还很多,是可以举一反三的。下面再来谈谈适宜选用仄韵的长调。词韵的三仄,上、去同用,入声独用,是小令、长调都一样的。哪个调子得用入声韵,哪个调子适用上声或去声韵,或者是上、去通协,清人戈载在他所作《词林正韵》的“发凡”中,提出过一些意见。他说:
       词之用韵,平仄两途;而有可以押平韵,又可以押仄韵者,正自不少。其所谓仄,乃入声也。如越调又有《霜天晓角》、《庆春宫》,商调又有《忆秦娥》;其余则双调之《庆佳节》,高平调之《江城子》,中吕宫之《柳梢青》,僊吕宫之《望梅花》、《声声慢》,大石调之《看花回》、《两同心》,小石调之《南歌子》,用仄韵者,皆宜入声。《满江红》有入南吕宫,有入僊吕宫;入南吕宫者,即白石所改平韵之体,而要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