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古典诗词文   
词曲概论
下编 论法式   第三章 韵位疏密与表情的关系
近代 · 龙榆生
下载:词曲概论.txt
本书全文检索:
       梁刘勰谈到声律问题,认为“声有飞、沉”;又说:“沉则响发而断,飞则声扬不还。”(《文心雕龙·声律》第三十三) 这里说明汉语的每一个音,都有它的不同性质。如果在组织成为词句时不能作妥善的搭配,就难以显示高低、抑扬的音节,而且吟唱起来会拗折嗓子。所以他又说:“古之教歌,先揆以法,使疾呼中宫,徐呼中微。”又说:“商征响高,宫羽声下,抗喉矫舌之差,攒唇激齿之异,廉肉相准,皎然可分。”他接着说明怎样把这些不同性质的字音安排得适当,就该“左碍而寻右,末滞而讨前,则声转于吻,玲玲如振玉;辞靡于耳,累累如贯珠。”(同上) 这对声韵上的安排,讲得十分透辟。它是结合着音乐关系和汉语的特性,来制定法则的。从唐人律、絶诗以至后来的词、曲,都是根据这个法则进一步付之实践,越来越讲究得精密的。
       在歌调声韵安排上的基本法则,原不外乎沈约所说:“欲使宫羽相变,低昂互节,若前有浮声,则后须切响。一简之内,音韵尽殊;两句之中,轻重悉异。”(《宋书》卷六十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