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古典诗词文   
校邠庐抗议
复陈诗议
清 · 冯桂芬
下载:校邠庐抗议.txt
本书全文检索:
       如后世之言诗,止以为吟咏性情之用,圣人何以与。《易》、《书》、《礼》、《乐》、《春秋》并列为经?谓可被管弦荐寝庙,而变风、变雅又何为者?尝体味群经而始知,诗者,民风升降之龟鉴,政治张弛之本原也。《左传》:师旷引夏诗曰“遒人以木铎徇于路,官师相规,工执艺事以谏”。《礼》曰“命太师陈诗,以观民风”,郑康成曰“陈诸国之诗,将以知其缺失”。圣人盖惧上下之情之不通,而以诗通之。旁考传记,黄帝立明台之议,尧有衢室之问,舜有告善之旌,禹立谏鼓而备讯矣。春秋时,晋文听舆人之诵,子产不毁乡校。《汉书?食货志》:“孟春之月,行人振木铎徇于路以采诗,献之太师,比其音律,以闻于天子,故曰王者不窥户牖而知天下”。《风俗通》曰:“周秦帝以岁八月遣輶轩之使采异方言,还奏之藏于私室。”《管子?大匡篇》:“凡庶人欲通,乡吏不通,七日,囚。”《公羊》宣十五年传注:“从十月尽正月止,男女有所怨恨,相从而歌,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年六十,女年五十无子者,官衣食之,使之民间求诗,乡移于邑,邑移于国,国以闻于天子,故王者不出牖户尽知天下所苦,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