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通鉴胡注表微
夷夏篇第十六
陈垣
下载:通鉴胡注表微.txt
本书全文检索:
       夷夏者,谓夷与夏之观念,在今语为民族意识。《公羊·成十五年传》:“《春秋》内其国而外诸夏,内诸夏而外夷狄。”非尊己而卑人也,内外亲疏之情,出于自然,不独夏对夷有之,夷对夏亦宜然,是之谓民族意识。当国家承平及统一时,此种意识不显也;当国土被侵陵,或分割时,则此种意识特著。身之生民族意识显著之世,故能了解而发挥之,非其世,读其书,不知其意味之深长也。
       晋惠帝永兴元年,刘渊将发兵击鲜卑、乌桓,刘宣等谏曰:“晋人奴隶御我,今其骨肉相残,是天弃彼,而使我复呼韩邪之业也。鲜卑、乌桓,我之气类,可以为援,奈何击之!”
       注曰:鲜卑、乌桓,东胡之种,与匈奴同禀北方刚强之气,又同类也。(卷八五)
       此所谓民族意识也。鲜卑、乌桓,时未混同于汉,故刘宣引以为气类。刘宣者,渊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