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鹗,字百一,曹州东明人,曾祖名成,祖父名立,父名琛。初生时有大鸟停庭院内,因名鹗。自幼聪敏,能每天背诵诗文千余言,长大长于词赋。
金哀宗正大元年(1224),科举中进士第一甲第一名,授应奉翰林文字。六年授归德府判官,行亳州城父令。七年,改任同知申州事,行蔡州汝阳令,此时因母亲去世回家守丧。天兴二年(1233),金朝皇帝迁都蔡州后召见,授任尚书省右司都事,后升为左右司郎中。三年蔡州为蒙古军所陷,王鹗被俘,将被杀,万户张柔闻其名而救出。安置于保州。
蒙古乃马真皇后三年(1244),当时世祖尚未即位,访求名士,遣使聘请王鹗至王府,每日为世祖讲解《孝经》、《书经》、《易经》及齐家治国之道,讲述古今事物之变化,如此一年有余。请求还乡,世祖留他居大都,并赐宅一所。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