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忽木一名时用,字用臣,世代为康里部大人,康里即汉代时之高车国。祖父名海蓝伯,曾为克烈王可汗效力。不忽木为燕真次子。
不忽木英俊不凡,拜太子赞善王恂为师。后随王恂北征,又拜许衡为师。许衡编纂历代帝王谥名、帝系、岁年等书为教授学生,不忽木读数遍即可背诵。十六岁时摘录《贞观政要》中数十事进呈世祖,帝知其意在借此规谏,赞叹不已。至元十三年(1276),与同学坚童、太答、秃鲁等上疏皇帝,大意是:
《学记》说:“君子如欲教化人民,淳化风俗,必由教学开始。”“玉不琢不成器物,人不学不知道理。”故古代皇帝建国治民,以教育为先。在尧、舜、禹、汤、文、武时代,莫不兴办学校,所以国家兴隆,风俗淳厚,成为后世效法的榜样。汉朝也建立起学校,魏道武帝从北方入主中原,兴办儒学,生员三千,这些都是历代皆有学校的证明。唐代更是大力发展教育,设国学、太学、四门学,校舍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