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韩两家之学,皆出于老子,已如上两篇所述矣。然庄则持绝对放任主义,韩则持绝对干涉主义,殆如冰炭之不相同焉。盖本其性情之异,因环境之压迫,而遂各走极端者也。盖当时政府不良,故法度不明、是非不定、赏罚不当,荣辱凭其喜怒,生死随其俯仰。谓有政府,则政府之政令不行;谓无政府,则人民之自由丧失。两端之敝既呈,则以性情之别,各从其一端而为观察,而所见遂各有不同矣。所见既有不同,而所学又因性情之别,所得又不能无异。于是以偏见之学,救偏见之弊,故其始虽同于一本,其末乃如胡、越矣。此庄、韩之所以本同而末异也。盖尝试论之,庄、韩之学同本于老子,而同得于《老子》第三十八章者为尤多: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下德为之而有以为。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上礼为之而莫之应,则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夫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前识者,道之华,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