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史公《史记·老子列传》,余已录于上篇,且略为论定矣。然吾观《庄子》所录老子之言行,有深足以补史文所不逮者。庄子书虽多寓言,然其言老子,则不特比后世所为《神仙传》者流为徵实,且比之《史记》尤无迷离怳忽之言;故今采录其文,而为斯传。
以本为精,以物为粗,以有积为不足,澹然独与神明居。古之道术有在于是者,关尹、老聃闻其风而悦之。建之以常无有,主之以太一;以濡弱谦下为表,以空虚不毁万物为实。
关尹曰:“在己无居,形物自著。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芴乎若亡,寂乎若清。同焉者和,得焉者失。未尝先人,而尝随人。”
老聃曰:“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人皆取先,己独取后,曰“受天下之垢”。人皆取实,己独取虚。无藏也故有余,岿然而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