伧父
国是之丧失..精神界之破产..政治界之强有力主义..教育界之实用主义..迷途中之救济
国是之丧失为国家致亡之由。我人读刘向《新序》所记孙叔敖对楚庄王之言,若不啻为今日发者。国是之本义,吾人就文字诠释之,即全国之人皆以为是者之谓。盖论利害,则因地位阶级之不同,未易趋于一致;若论是非,则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自可出于一途也。然至今日,理不一理,即心不一心。试就国家之立法行政上,或个人之立身处世上,任标举一种主义主张,则必有反对之主义、主张,可以与之相抗。甲持此说以收揽人心,乙即援彼说以破坏之;丙揭此义以引起时论,丁复申彼义以抵制之,遂成一可是可非无是无非之世局。吾人在西洋学说尚未输入之时,读圣贤之书,审事物之理,出而论世,则君道若何,臣节若何,仁暴贤奸,了如指掌;退而修己,则所以处伦常者如何,所以励品学者如何,亦若有规矩之可循。虽论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