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出版于1952年的《中国货币和信贷简史》[1]中,我写道:
与印有三色印戳记的四川交子不同,据记载,会子由单独一块单色黄铜板印制而成。一部论东亚钱币学的日语著作影印了一块钞票的印刷板的照片,并认为它可能出自宋代。它宽3寸,长5.3寸。板上方的1/4含有10个钱币的图样,紧挨着的1/4印有29个字:“除四川外,许以诸路州县公私从便主管并同见钱七百七十陌流转行使。”底下的一半是一幅含有一个粮仓以及三个背着粮袋之人的庭院的图画。图画的角上有三个字,它们是:“千斯仓”,其意思则是:“要是有一千个这样的仓库多好。”这当然是出自《诗经》中某行诗的典故。(译者按,见《诗经·小雅·甫田之什》:“乃求千斯仓。”)据那位日本学者说,这块板可能曾经用来印过会子。
所指的日语著作为奥平昌洪(Okudaira Masahiro)所著的《东亚钱志》10.9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