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經典繁體   
曝書亭集(標點本)
卷五十二 跋(十一)
清 · 朱彝尊
下载:曝書亭集(標點本).txt
本书全文检索:
       ○《陶徵士聖賢群輔錄》跋
       韓非有言:孔子之後,儒分為八。八儒者,公孫氏居第七。至晉陶徵士《聖賢群輔錄》,分疏之云:“公孫氏傳《易》為道,為潔淨精微之儒。”或疑公孫氏為龍,非也。龍字子石,《家語》稱是衛人,而北海鄭氏謂是楚人。故唐贈黃伯,宋贈枝江侯。名雖在七十子之列,不聞傳《易》。若趙人名龍者,字子秉。莊子謂惠子曰:“儒、墨、楊、秉,與夫子為五。”果孰是邪?所云秉者,辨堅白異同之龍也。樂正子輿,譏其行無師,學無友,非孔氏門弟子可知。考《晉書》,太康二年,汲郡人不準發魏王塚,得竹書《易》五篇,《公孫段與邵陟論易》二篇,是則公孫氏傳《易》之明征矣。蓋子石、子秉,名姓偶同。而傳《易》之公孫氏與鄭大夫字伯石者,名姓又同也。錄此以證小司馬《索隱》之誤。
       ○《唐律疏義》跋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簡介

卷一 賦
卷二 古今詩(一)
卷三 古今詩(二)
卷四 古今詩(三)
卷五 古今詩(四)
卷六 古今詩(五)
卷七 古今詩(六)
卷八 古今詩(七)
卷九 古今詩(八)
卷十 古今詩(九)
卷十一 古今詩(十)
卷十二 古今詩(十一)
卷十三 古今詩(十二)
卷十四 古今詩(十三)
卷十五 古今詩(十四)
卷十六 古今詩(十五)
卷十七 古今詩(十六)
卷十八 古今詩(十七)
卷十九 古今詩(十八)
卷二十 古今詩(十九)
卷二十一 古今詩(二十)
卷二十二 古今詩(二十一)
卷二十三 古今詩(二十二)
卷二十四 詞(一)
卷二十五 詞(二)
卷二十六 詞(三)
卷二十七 詞(四)
卷二十八 詞(五)
卷二十九 詞(六)
卷三十 詞(七)
卷三十一 書(一)
卷三十二 書(二)
卷三十三 書(三)
卷三十四 序(一)
卷三十五 序(二)
卷三十六 序(三)
卷三十七 序(四)
卷三十八序(五)
卷三十九 序(六)
卷四十 序(七)
卷四十一 序(八)
卷四十二 跋(一)
卷四十三跋(二)
卷四十四 跋(三)
卷四十五 跋(四)
卷四十六 跋(五)
卷四十七 跋(六)
卷四十八 跋(七)
卷四十九 跋(八)
卷五十 跋(九)
卷五十一 跋(十)
卷五十二 跋(十一)
卷五十三 跋(十二)
卷五十四 跋(十三)
卷五十五 跋(十四)
卷五十六 考(一)
卷五十七 考(二)
卷五十八 考(三)
卷五十九 論
卷六十 議
卷六十一 頌
卷六十二 傳(一)
卷六十三 傳(二)
卷六十四 傳(三)
卷六十五 記(一)
卷六十六 記(二)
卷六十七 記(三)
卷六十八 題名
卷六十九 碑(一)
卷七十 碑(二)
卷七十一 碑(三)
卷七十二 墓表(一)
卷七十三 墓表(二)
卷七十四 墓誌銘(一)
卷七十五 墓誌銘(二)
卷七十六 墓誌銘(三)
卷七十七 墓誌銘(四)
卷七十八 墓誌銘(五)
卷七十九 墓誌銘(六)
卷八十 行狀
附錄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