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先秦典籍   
孟子学案
第四章 孟子之中心学说——人性论
郎擎霄
下载:孟子学案.txt
本书全文检索:
       第一节 人性论之发凡
       《汤诰》曰:“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自天而言,则谓之降衷,自人受此衷而言,则谓之性,中土言性,此其嚆矢矣。继是以还,言性之说自《诗·蒸民》至周秦诸子,汉、唐、宋、明、清诸儒,无虑百十,章太炎氏辨其同异,析为五家。
       儒者言性有五家:无善无不善,是告子也;善是孟子也;恶是荀卿也;善恶混是杨子也;善恶以人异殊上中下,是漆雕开、世硕、公孙、王充也。(《国故论衡·辨性上》)
       梁任公氏辨之曰,则有三义。
       孔子言性也,有三义:据乱世之民性恶;升平世之民性有善有恶,亦可以为善可以为恶;太平世之民性善。荀子传其据乱世之言,宓子、漆雕子、世子传其升平世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