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图书   
古代汉语(王力)
古汉语通论(十七) 古书的注解(上)
王力
下载:古代汉语(王力).txt
本书全文检索:
       我国比较重要的古籍,前人大都作过注解。今天我们要想比较顺利地读懂一部古书,一般都要参看旧注。有些文字比较艰深的古书,如果不参看旧注甚至根本无法读懂。
       注解古书的工作开始於汉代。秦以前的许多典籍传到汉代,由於种种原因(如语言的发展,口授和传抄的错误等),汉代人已经不能完全读懂;於是有一些人专门为这些古书做注解,像毛亨、孔安国、马融、郑玄等,都是著名的注解家。郑玄对先秦的经书,像《周易》《毛诗》《周礼》《仪礼》《礼记》《论语》等书,都曾作过注解。这些注解对我们了解先秦古籍非常有用,如果没有汉代学者这一番辛勤的工作,有许多先秦古籍我们今天是很难读懂的。
       到了唐代,距离汉代又有六七百年了,许多汉人的注解在唐代人看起来,又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了,於是出现了一种新的注解,作者不仅解释正文,而且还给前人的注解作注解。这种注解一般叫做"疏",也叫"正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内容简介
绪论
古汉语通论(一) 怎样查字典辞书
古汉语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汉语通论(五) 汉字的构造
古汉语通论(六)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古汉语通论(八) 叙述句,矣字,焉字
古汉语通论(九) 否定句,否定词
古汉语通论(十) 疑问句,疑问词
古汉语通论(十一) 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
古汉语通论(十三) 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五) 《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十六)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古汉语通论(十七) 古书的注解(上)
古汉语通论(十八) 古书的注解(下)
古汉语通论(十九) 古代文化常识(一)
古汉语通论(二十) 古代文化常识(二)
古汉语通论(二十一) 古代文化常识(三)
古汉语通论(二十二) 古代文化常识(四)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 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
古汉语通论(二十四) 古书的句读
古汉语通论(二十五) 骈体文的构成(上)
古汉语通论(二十六) 骈体文的构成(下)
古汉语通论(二十七) 赋的构成
古汉语通论(二十八) 古汉语的修辞
古汉语通论(二十九) 诗律(上)
古汉语通论(三十) 诗律(下)
古汉语通论(三十一) 词律
古汉语通论(三十二) 曲律
第一单元文选 左传
第二单元文选 战国策
第三单元文选 论语
第四单元文选 孟子
第五单元文选 墨子
第六单元文选 诗经
第七单元文选 楚辞
第八单元文选 史记
第九单元文选 贾谊
第十单元文选 韩愈
第十一单元文选 沈约
第十二单元文选 贾谊
第十三单元 文选 两汉乐府民歌
唐宋五言古体诗
第十四单元 文选(词)
常用词(一) 60字
常用词(二) 62字
常用词(三) 65字
常用词(四) 65字
常用词(五) 63字
常用词(六) 66字
常用词(七)71字
常用词(八)93字
常用词(九) 91字
常用词(十) 95字
常用词(十一)89字
常用词(十二) 88字
常用词(十三)96字
常用词(十四) 82字
〔附录一〕 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
〔附录二〕 汉字部首举例
〔附录三〕 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
〔附录四〕 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
〔附录五〕词谱
〔附录六〕曲 谱
〔附录七〕曲韵常用字表
〔附录八〕常用词音序检字总表
〔附录九〕常用词笔画检字总表
编后记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