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换到繁體中文
首页
|
先秦
|
古典诗词文
|
历史
|
传记
|
现代
|
古典小说
|
术数
|
外国文学
|
哲学
|
經典繁體
|
佛教
|
文章
|
工具
|
遼海叢書
臺灣文獻叢刊
|
道藏繁體
|
大藏经
|
中医
|
四庫全書繁體
經
史
子
集
|
专题:
二十五史
简体
繁体
|
明实录
|
清实录
您的位置 :
首页
>
现代图书
前一篇
返回目录
后一篇
Email本页
收藏本页
古代汉语(王力)
古汉语通论(十) 疑问句,疑问词
王力
下载:
古代汉语(王力).txt
本书全文检索:
在古代汉语里,句子一般须有疑问词的帮助,方能发出疑问。有时候用疑问代词,有时候用疑问语气词,有时候是二者都用。例如:
其谁曰不然?(左传隐公元年)
则将焉用彼相矣?(论语·季氏)
孰为夫子?(论语·微子)
子见夫子乎?(论语·微子)
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
在上古汉语里,疑问句里的疑问代词宾语也必须放在动词的前面。例如: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用户中心
本站图书检索
电子书下载
《二十五史》.chm
《全宋词》.chm
《全唐诗》.chm
本书目录
内容简介
绪论
古汉语通论(一) 怎样查字典辞书
古汉语通论(二) 古今词义的异同
古汉语通论(三) 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四) 词的本义和引申义
古汉语通论(五) 汉字的构造
古汉语通论(六) 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古汉语通论(七) 判断句,也字
古汉语通论(八) 叙述句,矣字,焉字
古汉语通论(九) 否定句,否定词
古汉语通论(十) 疑问句,疑问词
古汉语通论(十一) 词类的活用
古汉语通论(十二) 人称代词,指示代词,者字
古汉语通论(十三) 连词,介词
古汉语通论(十四) 句首句中语气词;词头,词尾
古汉语通论(十五) 《诗经》的用韵
古汉语通论(十六) 双声叠韵和古音通假
古汉语通论(十七) 古书的注解(上)
古汉语通论(十八) 古书的注解(下)
古汉语通论(十九) 古代文化常识(一)
古汉语通论(二十) 古代文化常识(二)
古汉语通论(二十一) 古代文化常识(三)
古汉语通论(二十二) 古代文化常识(四)
古汉语通论(二十三) 古文的文体及其特点
古汉语通论(二十四) 古书的句读
古汉语通论(二十五) 骈体文的构成(上)
古汉语通论(二十六) 骈体文的构成(下)
古汉语通论(二十七) 赋的构成
古汉语通论(二十八) 古汉语的修辞
古汉语通论(二十九) 诗律(上)
古汉语通论(三十) 诗律(下)
古汉语通论(三十一) 词律
古汉语通论(三十二) 曲律
第一单元文选 左传
第二单元文选 战国策
第三单元文选 论语
第四单元文选 孟子
第五单元文选 墨子
第六单元文选 诗经
第七单元文选 楚辞
第八单元文选 史记
第九单元文选 贾谊
第十单元文选 韩愈
第十一单元文选 沈约
第十二单元文选 贾谊
第十三单元 文选 两汉乐府民歌
唐宋五言古体诗
第十四单元 文选(词)
常用词(一) 60字
常用词(二) 62字
常用词(三) 65字
常用词(四) 65字
常用词(五) 63字
常用词(六) 66字
常用词(七)71字
常用词(八)93字
常用词(九) 91字
常用词(十) 95字
常用词(十一)89字
常用词(十二) 88字
常用词(十三)96字
常用词(十四) 82字
〔附录一〕 简化字与繁体字对照表
〔附录二〕 汉字部首举例
〔附录三〕 上古韵部及常用字归部表
〔附录四〕 上古声母常用字归类表
〔附录五〕词谱
〔附录六〕曲 谱
〔附录七〕曲韵常用字表
〔附录八〕常用词音序检字总表
〔附录九〕常用词笔画检字总表
编后记
大悲咒的灵验不可思议
图书推荐
全宋诗
全宋词
古文观止
全唐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
太平广记
太平御览
文苑英华
册府元龟
文献通考
续文献通考
通典
宋会要辑稿
全唐文
三国志
史记
四库全书总目录
說文解字
说文解字注
四库全书简明目录
本站作品均为网上普遍流行的作品,为便于大家科研、教学、学习等用途,本站将一些学术价值高的古籍或近代作品搜集整理,以方便大家使用,
本站不可能一一鉴别其是否为公共版权或其版权归属,如果您认为本站某部作品侵犯了您的版权,本站将表示非常抱歉!请您马上联系本站,本站一经核实,立即删除。
CopyRight © 2015 版权所有 文学100 www.wenxue100.com 站长信箱:mywenxue100@126.com
沪ICP备11008129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