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傳三義民
孔子曰:『十室之邑,必得忠信』。是知服善好義,趨事赴公,秉彝之良,在處有之。況淡水幅員寬廣,教訓生聚,日昌一日,豈無急義之民乎?不為表章,則幽隱不著耳。今亦不欲濫為稱述,其實在可紀者,不忍沒也。傳義民。
薛登科,桃仔園人,籍海澄,恩貢生。林爽文亂,招募義勇隨軍。同時有董日勉,三角湧人,籍晉江歲貢生。賊攻其莊,募勇堵禦。又義首黃朝陽,艋舺人,籍南安,亦搗賊於新莊。日勉復與朝陽,隨同官軍殺賊,奔踞甘林陂,塹城克復。大學士福康安給登科七品教職,日勉訓導,朝陽六品銜(節「鄭稿」)。
鍾瑞生,後壟七十分莊人,籍鎮平,與劉維紀、謝尚杞里居相近。林爽文亂,瑞生同維紀。尚杞,招集後壟一十八莊義民二千五百人,在地設堆於南北河、西山等處,擒殺賊黨邱圭、黃寧等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