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臺灣文獻叢刊   
臺灣文獻叢刊116-陳清端公文選
臺邑求雨牒城隍文
下载:臺灣文獻叢刊116-陳清端公文選.txt
本书全文检索:
       凡官之設,以為民也,莫若令之親。凡神之立,以為民也,莫若神之正。何謂親民之痌嫁?若同體之關切焉。何謂正民之災傷?若呼應之準驗焉。苟不視為同體,非親矣。苟不呼而即應,非正矣。令於民有同體之切與否,神得以察之。而神於民有呼應之驗與否,令亦得以規之。臺地一年一熟,神所知也。民間播種在端午後,神所知也。臺無陂池,全賴雨水布插,神所知也。乃自四月二十一日雨旋晴,越五月盡亢暘不雨,民田半在草間,苗秧已同焦尾。民之災傷,莫有甚於此時也。民之痌瘝,莫有切於此日也。令忝民牧,即以前月二十八日在神廟啟壇禱雨,神之聽之矣。謂宜朝發牒而夕其雨也。夫何三日不雨,又三日而亢暘如故,豈神之罔聞知歟!抑神察令之政事闕而為此示罰歟!如罰令應止令之一身,何為遷怒於民?夫民非令之民,朝廷之民也。民亦非神之民,上天之民也。天以民之心為心,朝廷以天之心為心,令苟有一念不在斯民,負朝廷矣。神苟有一念不應斯民,負上天矣。負朝廷,令之罪不容誅;負上天,神之責又誰諉?令衣租食稅,享民之奉。神亦歲賽時報,享民之祀。其食報於民同,則其為民造福當無弗同。斷無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