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明史讲义
第三节 崇祯致亡之症结
孟森
下载:明史讲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天启七年八月乙卯,帝崩,是为二十二日,丁巳,二十四日。信王即皇帝位,大赦天下,以明年为崇祯元年。熹宗崩之日,信王奉遗诏,即夕人临,居宫中,比明,群臣始至。时崔呈秀方改兵部尚书,夺情视事,比人临,内使十余传呼呈秀甚急,呈秀人与忠贤密谋久之,语秘莫得闻,或云:“忠贤欲篡位,呈秀以时未可止之也。”帝既即位于八月二十四日,至十月,乃罢崔呈秀。时阉党自危,杨所修、杨维垣、贾继春先后劾呈秀以尝帝,呈秀遂罢。又削浙江巡抚潘汝祯籍,以其建祠作俑。而阉党布在朝列,竟相持莫敢动。杨邦宪建祠疏至,帝阅而笑。忠贤辞建祠,辄允。乃仅于部属中得主事钱元悫、陆澄源各一疏,又嘉兴贡生钱嘉征一疏,论劾忠贤。帝召忠贤,使内侍读疏,忠贤震恐丧魄,急以重宝啖信邸太监徐应元求解,帝斥应元。以十一月甲子朔,命:“忠贤凤阳安置。”戊辰,初五。罢各边镇守太监。己巳,忠贤与其党李朝钦行至阜城,自缢。崔呈秀闻之,亦自缢。十二月,客氏及其子侯国兴、弟客光先与魏良卿皆伏诛,客氏诏赴浣衣局掠死,籍其家,良卿、国兴、光先皆弃市,家属无少长皆斩。客氏之籍也,于其家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