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明史讲义
第八节 英宪孝三朝之学术
孟森
下载:明史讲义.txt
本书全文检索:
       宣宗时始开讲学之风,公卿士庶,翕然信向,为天下是非标准,始于月川曹氏,前已言之。英宗时则有薛暄。暄有学行,人称为薛夫子,初为山东提学金事。王振问杨士奇:“吾乡有可为京卿者乎?”士奇以暄对,召为大理少卿。暄至,士奇使谒振,暄曰:“拜爵公朝,谢恩私室,吾不为也。”宣德中,瑄授御史,三杨当国,欲见之,谢不往。至是士奇反欲令见王振,辅臣之仰振积威久矣。一旦会议东阁,公卿见振皆趋拜,暄独屹立,振知为暄,先揖之,自是衔暄。会指挥某死,振从子山欲强娶其妾,诬指挥妻毒杀其夫,处极刑,暄辨其冤,三却之,都御史王文承振指,劾暄故出人罪,振复讽言官奏暄受贿,下狱论死。将行刑,振苍头忽泣于爨下,问故,曰:“闻薛夫子将刑也。”振感动,会兵部侍郎王伟亦申救,乃免。暄系狱待决,读《易》自如。既免,景泰间以荐起,历官大理寺卿。苏州大饥,贫民掠富家粟,火其居,蹈海避罪,王文以阁臣出视,坐以叛,当死者二百余人;暄力辨其诬。文恚曰:“此老倔强犹昔。”然卒得减死。英宗复辟,重暄名,拜礼部右侍郎人阁。王文、于谦之狱,惟暄力争,为减极刑一等,得弃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