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上體現仁井田先生遺志的《唐令拾遺補》的編纂工作,正在進行中,其基本結構及部分內容已如上述。收錄亡逸的法典遺文,進行復原工作,實際做起來方感到是項很不容易的艱難事業。與同類拾遺的例子--日本令的復原相比較,《養老律》傳下來名例32條、衛禁14條、職制56條、賊盜53條及鬥訟 3條的原寫本,能見到原文全貌約近 1/3,且依原寫本可知,與唐律 500條相比,日本一條也未增設,省略的條文也僅限於衛禁 3條、職制 3條、賊盜 1條,計 7條,全體篇目構成和條文排列自不用說,就連每個條文的規定詞句,也有很多地方因襲了唐《律疏》。並且,自江戶時代後期的律令學者尾張藩以來,致力於復原律的研究者很多。近20年來,除律令研究會10名成員外,其他人的努力也取得了重大成果 【 關於日本律復原,律令研究會編《譯注日本律令(二)(三)律本文篇(上)(下)》(東京堂出版,1975年,瀧川政次郎、森鹿三主編,小林宏、嵐義人執筆),國學院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編《日本律復原的研究》(國書刊行會,1984年,責任編輯小林宏、高鹽博),大體為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