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杨XX,产育刚旬日,伤于房室,当时无异状,两月后发生咳嗽,气促无痰,口燥心烦,夜不安睡,少腹微疼,小便黄短,如此者数月,迭治未愈。近复五心潮热,午后面如桃花,颧赤犹显,夜热弥高,干咳增剧,迄昧爽始汗出热退,肢倦无力,切脉细数。查系肾水亏乏,火旺瘀凝之所致。然则水亏则不能涵木,水不济火则热盛,火热乘金则肺燥而干咳,冲任劳损则不兔瘀滞而少腹疼,如此水亏火旺金燥瘀滞之证,大法以滋阴降火清金消瘀为主,凡丹栀逍遥散、清骨散、三物黄芩汤,皆为对症之方,逐次服食无效。忽睹验方集载有何琼楼君所传民间效方,叙述证候,与此微合,以其药味和平,因作试探性治疗。
石菖蒲45克、水灯芯24克、车前草18克、淡竹叶18克、茅根60克。
随证加沙参、丹皮、贝母、地骨皮、生地各10克,水煎作三次服。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