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中医   
名老中医郭子光临床经验
医论医话   三、“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活用
现代 · 郭子光
下载:名老中医郭子光临床经验.txt
本书全文检索:
       “通阳”一语,似是宋代成无己《注解伤寒论》首先明确提出。他说,通脉四逆汤“散阴通阳”;白通汤“葱白之辛,以通阳气”,是针对阴盛于内,格阳于外的证候所运用的治法。那时,“通阳”似只仲景创制的辛温通阳一法,别无二法。清代名医叶天士从大量医疗实践中认识到,辛温通阳的治法,不适于温热病过程中阳气阻闭的证候。特别是湿邪化热,热处湿中,湿蕴热外,湿热交混,阳气阻闭的证候,如不“通阳”则热邪不能宣透,阳气不能开达,结果是发热不休,而“通阳”、辛温之药又最易助热。所以,叶天士说:“热病救阴犹易,通阳最难”。他根据自己丰富的临证经验,继承刘河间分消宣化之法,针对温热病阳气阻闭的问题,提出“通阳不在温,而在利小便”的治法,确也补充了前人之未备。通利小便旨在引三焦弥漫之湿浊或停聚之水饮从小便而去。湿浊水饮既消,热邪自然宣透,而阳气得以通达。这种“以利为通”的治疗手段,对后世无穷启迪,誉为“金针度人”。
       郭氏治疗乙型脑炎,当出现高热、昏迷、抽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