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疡治疗,总以消散为第一要义。能于消肿各法,随证分治,纵有大证,亦可衰减其势。所谓大化为小,小化为无。病者隐受其惠于不知不觉之中,医者亦有功而不居。仁人之用心,不当如是耶。至不得已而消之不尽,或治之已晚,内已酿脓,势必不能全退。于斯时也,内服煎剂,亦惟以消散为主;仍须分别病因,根据上条退消各法,随证用药。盖以中虽成脓,而四周之肿犹在,故仍以消肿为急,置其脓成于不问。庶几余肿既消,即成溃亦必不巨。万不当早用透达之药,令其迅速蒸脓,攻孔日大,收敛费时。山甲片、皂角针走窜极迅,透脓极易。未成脓者,早用之即易蒸脓,不能全散。惟阴寒之证,坚块漫肿,借其流动之势,亦可消散凝滞。若有脓成肉里,深藏不透,则用此并加川芎,能使肿势高突,透达于外,提深就浅,亦是一法。惟肿疡苟非真气大衰之人,必无用补之法。一投补剂,助桀为虐。俗子不知,误于张洁古黄 为疮家圣药一句,动辄乱投,致令轻证化大者不可枚举,害人不浅。
而治疡者皆不知其弊,良可浩叹。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