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哲学   
西方哲学史
卷一 古代哲学   第三十章 普罗提诺
英 · 罗素
下载:西方哲学史.txt
本书全文检索:
       新柏拉图主义的创始人普罗提诺(公元204—270年)是古代伟大哲学家中的最后一个人。他的一生几乎是和罗马史上最多灾多难的一段时期相始终的。在他出世以前不久,军队已经意识到了自己的威力,就采用了视金钱报酬为转移的办法而推戴皇帝,然后又杀害皇帝以便再有机会重新出售帝国。这些念头使得兵士们不能在边境上进行防御,于是日耳曼人便从北方、波斯人便从东方得以大举入侵。战争与疫疠减少了大约罗马帝国人口的三分之一;就连不曾被敌军所侵占的省区里,赋税的不断增加与财源的不断减少也造成了财政的崩溃。那些曾经是文化旗手的城市受到的打击特别沉重,殷实的公民们大量地逃亡以躲避税吏。要到普罗提诺既死之后,秩序才又重新建立起来,戴克里先和君士坦丁的强而有力的措施暂时地挽救了罗马帝国。
       这一切在普罗提诺的著作里都没有提到。普罗提诺摆脱了现实世界中的毁灭与悲惨的景象,转而观照一个善与美的永恒世界。在这方面,他和他那时代所有最严肃的人调格是一致的。对他们大家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

本站图书检索

本书目录

作者简介
生平与著作
贡献与影响
名言语录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说明
美国版序言
英国版序言
绪论
卷一 古代哲学
   第一篇 前苏格拉底哲学家 第一章 希腊文明的兴起
   第二章 米利都学派
   第三章 毕达哥拉斯
   第四章 赫拉克利特
   第五章 巴门尼德
   第六章 恩培多克勒
   第七章 雅典与文化的关系
   第八章 阿那克萨哥拉
   第九章 原子论者
   第十章 普罗泰戈拉
   第二篇 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 第十一章 苏格拉底
   第十二章 斯巴达的影响
   第十三章 柏拉图见解的来源
   第十四章 柏拉图的乌托邦
   第十五章 理念论
   第十六章 柏拉图的不朽论
   第十七章 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
   第十八章 柏拉图哲学中的知识与知觉
   第十九章 亚里士多德的形而上学
   第二十章 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
   第二十一章 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学
   第二十二章 亚里士多德的逻辑
   第二十三章 亚里士多德的物理学
   第二十四章 希腊早期的数学与天文学
   第三篇 亚里士多德以后的古代哲学 第二十五章 希腊化世界
   第二十六章 犬儒学派与怀疑派
   第二十七章 伊壁鸠鲁派
   第二十八章 斯多葛主义
   第二十九章 罗马帝国与文化的关系
   第三十章 普罗提诺
卷二 天主教哲学
   导言
   第一篇 教父 第一章 犹太人的宗教发展
   第二章 基督教最初的四个世纪
   第三章 教会的三位博士
   第四章 圣奥古斯丁的哲学与神学
   第五章 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
   第六章 圣边奈狄克特与大格雷高里
   第二篇 经院哲学家 第七章 黑暗时期中的罗马教皇制
   第八章 约翰·司各脱
   第九章 公元十一世纪的教会改革
   第十章 回教文化及其哲学
   第十一章 公元十二世纪
   第十二章 公元十三世纪
   第十三章 圣托马斯·阿奎那
   第十四章 弗兰西斯教团的经院哲学家
   第十五章 教皇制的衰落
卷三 近代哲学
   第一篇 从文艺复兴到休谟 第一章 总说
   第二章 意大利文艺复兴
   第三章 马基雅弗利
   第四章 埃拉斯摩和莫尔
   第五章 宗教改革运动和反宗教改革运动
   第六章 科学的兴盛
   第七章 弗兰西斯·培根
   第八章 霍布士的利维坦
   第九章 笛卡尔
   第十章 斯宾诺莎
   第十一章 莱布尼兹
   第十二章 哲学上的自由主义
   第十三章 洛克的认识论
   第十四章 洛克的政治哲学
   第十五章 洛克的影响
   第十六章 贝克莱
   第十七章 休谟
   第二篇 从卢梭到现代 第十八章 浪漫主义运动
   第十九章 卢梭
   第二十章 康德
   第二十一章 十九世纪思潮
   第二十二章 黑格尔
   第二十三章 拜伦
   第二十四章 叔本华
   第二十五章 尼采
   第二十六章 功利主义者
   第二十七章 卡尔·马克思
   第二十八章 柏格森
   第二十九章 威廉·詹姆士
   第三十章 约翰·杜威
   第三十一章 逻辑分析哲学

图书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