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庄子篇目考
庄子为道家之巨擘,老子思想至庄子乃大放光彩。其学无所不窥,凡著书十余万言,指事类情,用剽剥儒墨,虽当世宿学,不能自解免也。其言洸洋自恣以适己,故自王公大人不能器之。庄子思想,主于委心任运,颇近颓废之甘,然其说理实极精深,试读周书盖可知也。
《庄子》书,《汉书·艺文志》曰有五十二篇,陆德明谓即司马彪、孟氏所注是也。然陆氏记司马彪二十一卷五十二篇:内篇七,外篇二十八,杂篇十四,解说三。自余诸家,若崔《注》则二十七篇:内篇七,外篇二十。 向秀《注》则二十六篇,一作二十七篇,一作二十八篇,亦无杂篇。诸注并亡,未能详其篇第。今世所传者,惟郭象《注》之三十三篇,为内篇七,外篇十五,杂篇十一;较之原书,逸其十九篇。陆氏曰:“庄子宏才命世,辞趣华深,莫能畅其弘致;后人增足,渐失其真。《汉书·艺文志》《庄子》五十二篇,即司马彪、孟氏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