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之兴也,其当殷之末世,周之盛德邪?当文王与纣之事邪?是故其辞危。危者使平,易者使倾,其道甚大,百物不废1。惧以终始,其要无咎,此之谓易之道也。
今注
1 不废:不能背离。
今译
易学的兴盛,大概在商代的末期,周文王德业方盛的时期吧?当为文王和纣王时代的事情吧?所以他所系的文辞皆含有警戒危惧之意,常常居安思危,戒慎恐惧,必能化险为夷,操心危虑患深的使他平安。反之,得意忘形,骄傲自恃,虽安定局势,必招致倾覆。因之容易懈怠的,就使他倾覆。易学道理是如此广大,所有事物都不能违背此原则,时时戒惧,始终不懈,其主旨在无咎,这就是易学的道理。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