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郑氏诗谱曰:王城者,周东都王城畿内方六百里之地。其封域在禹贡豫州、太华外方之间,北得河阳,渐冀州之南。始武王作邑于镐京,谓之宗周,是为西都。成王在丰,欲宅洛邑,使召公先相宅既、成,谓之王城,是为东都,今河南是也。召公既相宅,周公往营成周,今洛阳是也。成王居洛邑,迁殷顽民于成周,复还归处西都。朱氏曰:成王营洛邑,为时会诸侯之所,以其土中四方来者道路均故也。自是丰、镐为西都。至十一世,幽王嬖褒姒,生伯服,废申后,太子宜臼奔申。申侯与犬戎攻宗周,杀幽王于戏。晋文侯、郑武公迎宜臼于申而立之,是为平王。以乱故,徙居东都王城。于是王室之尊,与诸侯无异。其诗不能复雅,故贬之,谓之王国之变风。孔氏曰:尊之犹称王,在风则卑矣。巳比列国,当言周,而言王则尊之。○苏氏曰:自平王东迁,而变风遂作。其风及其境内,而不能被天下,与诸侯比。然其王号未替,故不曰周黍离,而曰王黍离云。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