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先秦典籍   
四书参
中庸
明 · 李贽
下载:四书参.txt
本书全文检索:
       中庸序
       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盖尝论之,心之虚灵知觉,一而巳矣,而以为有人心、道心之异者,则以其或生于形气之私,或原于性命之正,而所以为知觉者不同,是以或危殆而不安,或微妙而难见耳。然人莫不有是形,故虽上智不能无人心;亦莫不有是性,故虽下愚不能无道心。二者杂于方寸之间,而不知所以治之,则危者愈危,微者愈微,而天理之公,卒无以胜夫人欲之私矣。精则察夫二者之间而不杂也;一则守其本心之正而不离也。从事于斯,无少间断,必使道心常为一身之主,而人心每听命焉,则危者安,微者著,而动静云为,自无过不及之差矣。夫尧、舜、禹天下之大圣也,以天下相传,天下之大事也。以天下之大圣,行天下之大事,而其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