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海會寺在郡城之北門外五里許,係「偽鄭」北園舊址。鄭氏既滅,臺館荒蕪。康熙二十九年(一六九O),臺廈道王諱效宗偕總鎮王公(化行)改為佛寺,名曰「海會」;並置寺產,以為常住之業。寺以年久缺修,田為僧人盜賣;椽頹桷朽,滿目荒涼。
上年欽奉恩詔修葺廟宇,念茲海外絕無勝地可供遊涉,此寺載在「郡志」,有關名勝,若任其摧殘、不行及時葺治,勢必日就圮壞;後來即欲修理,無從措手。於是鳩工飭材,大加修整。其前正屋三楹為山門,門內供奉彌勒佛像;兩旁塑護法尊者二像,高二丈許。其後金剛四尊,高亦如之。又內為甬道,左右建鐘、鼓樓各一座。樓之旁,各建廂房三楹。中為大殿,供奉如來、文殊、普賢佛像,獅、象、蓮座,皆高丈餘。殿內左右塑羅漢像,皆以金飾。殿後,供奉韋陀。中為川堂;再進,正屋三楹,內奉大士,繚以高垣。舊時寺基止此,其餘左右所建屋宇皆係新構。其右邊正屋一進,為官廳。前留隙地,隔以短垣;旁闢小門,繞以長廊。由官廳而前,穴垣為門;門外左側,有屋數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