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换到繁體中文

您的位置 : 首页 > 历史   
中国民族史
第三章 匈奴
近代 · 吕思勉
下载:中国民族史.txt
本书全文检索:
       中华民国,所吸合之异族甚多。顾其与汉族有关系最早、且最密者,厥惟匈奴。
       《史记·匈奴列传》曰:“匈奴,其先祖,夏后氏之苗裔也,曰淳维。”其说未必可信。《索隐》:“张晏曰:淳维以殷时奔北边。又乐彦《括地谱》云:夏桀无道,汤放之鸣条。三年而死,其子獯粥,妻桀之众妾,避居北野,随畜移徙,中国谓之匈奴。”案此说羌无证据。鸣条在南,桀子何由北走?又獯粥乃种族名,非人名,而此云“其子獯粥”。《索隐》因谓“淳维獯粥是一”,疏矣。顾又云:“唐虞以上,有山戎、猃允、荤粥,居于北蛮。”则其由来之久,可想见矣。夷蛮戎狄,其初自系按方位言之。然游牧之族,迁徙无常。居地可以屡更,名称不能数变,则夷蛮戎狄之称,不复与其方位合矣。居地迁徙,种族混淆,皆常有之事,故古书中夷蛮戎狄等字,不能据以别种族,并不能据以定方位也。《史记·匈奴列传》,叙述匈奴古代之事,颇得纲要。或讥其并戎狄为一谈,非也。又或以戎为汉时之羌人,亦非。观第十篇及予所撰《山戎考》自明 ......

   非注册付费用户仅能浏览前500字,更多内容,请 注册或付费